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思政组开展“党史永颂 精神永弘”活动

  • 发表时间: 10-29
  • 来源: 人文学科 思政组
  • 查看次数: 1158次

  近日,思政教研组结合思政新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内容:“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与探索”,在一年级学生中开展了“党史永颂  精神永弘”活动。活动分两个部分,分别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劳模故事会”和“毛泽东诗词交流分享”。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劳模故事会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劳模精神因传承而不朽。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镌刻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形成发展的光辉历程。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查找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涌现出的劳动模范及其典型事迹,并在思政课上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分享。大庆“铁人”王进喜立下“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铮铮誓言;纺织女工赵梦桃用28岁的年轻生命铸就了“梦桃精神”,她留下的遗言成为赵梦桃小组代代相传的精神力量;“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的淘粪工人时传祥,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诠释了劳动光荣的朴实道理……一大批爱岗敬业、忘我奉献的劳模形象浮现在我们眼前,一个个平凡却闪光的名字,一个个埋头苦干、忘我奉献的劳动者,一砖一瓦建设起社会主义雄伟大厦。

在故事交流的过程中,思政教师教育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向劳动模范学习,进一步坚定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二、毛泽东诗词交流分享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同时又是独领风骚的诗词巨匠。毛泽东诗词想象丰富、气势磅礴、寓意深刻、意境高远,充满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艰辛历程的艺术再现,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毛泽东诗词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在当今时代依然彰显其光辉和魅力,是常读常新、常悟常新的传世经典。

诗、史合一,毛泽东的诗词与中国革命紧密相连。他用诗词定格了一个个令中国人民铭刻于心的历史画面,写就了一部鲜活的中国革命史。在讲授毛泽东思想相关内容之后,思政教师以毛泽东诗词为切入点,通过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课上诵读诗词、交流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教育引导学生从中体会一代伟人的政治情怀、民族气节和思想境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同学们朗诵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西江月•井冈山》《水调歌头•游泳》《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朗诵时,各位同学声情并茂,声音与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结合,对毛主席的敬仰,对党的礼赞,对祖国的歌唱,对革命先烈的崇敬,连成一段又一段的经典,使在场师生切身感受到党和人民的艰苦奋斗历程,更是激发了大家的爱国情怀,感受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党的历史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财富,也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希望同学们立足专业,从“党史永颂  精神永弘”活动中汲取前进的动能,永远牢记革命传统和时代使命,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进程中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