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疫情防控关键词
- 发表时间: 02-14
- 来源:
- 查看次数: 1605次
五严五防:
严把入口关防输入
严把医治关防感染
严把扩散关防蔓延
严把集聚关防失控
严把宣传关防恐慌
五个强化:
一要强化防大疫、打大仗的思想精神准备、医疗力量准备、医用物资准备。强化大局观念,加强医疗梯队建设,增加预备定点医院、负压病房、负压床位数量,防止麻痹松劲、防止用时备而不足导致疫情防控工作被动。
二要强化“双零”目标和“一盘棋”工作统筹。围绕努力实现确诊病人“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双零”目标,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科学组织医疗力量,科学调配医用物资,科学调度各项工作。要严格规程,一丝不苟、一环不落做好医护人员防护工作。
三要强化“五严五防”措施落实,决不能松懈,决不能掉链子,决不能有盲区盲点。进一步排查摸清疑似人员,继续加强隔离观察,切实阻断疫情传播渠道。
四要强化重点问题重点解决、新发问题及时解决、困难问题创造条件解决。多措并举,强化口罩、测温仪、防护服、护目镜等医用物资保障,对疫情重点地区要重点支持、重点保障。扎实做好疫情期间的社会稳定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及扰乱社会秩序等不法行为。
五要强化假期后、上班后、复工后、开学后“四后”疫情防控工作预案。要完善工作导则,及早做好防控和工作安排。要坚持“平战结合、战平结合”,加快筹建病毒实验室,配齐科研设备,组建专家团队,开展科研工作。要抓紧防护用品企业复工复产,加强生产设备、工艺、技术能力建设。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大对传染病防治等专科医院建设的支持力度。要强化防控一线医护人员后勤保障,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战斗。要加强市场供应保障,确保群众日常生活必需品数量充足、质量不降、价格稳定。
三线作战:
一要严把警戒线,严格落实“五严五防”各项措施,迎战“双返”高峰,压实“双防”责任。对疫区返晋人员、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要落实居家观察、隔离等措施,以村庄、社区为基本作战单元,加强封闭式管理。继续做细做实摸排工作,把有疫区旅居史、接触史的人员全部纳入视线,做到既不让疫情输入,又不向外省输出,实现“双防”工作目标,守好疫情防控“山西阵地”。
二要严把生命线,按照“四集中”原则,发挥好定点医院作用,全力救治确诊病例,特别是对于重症患者,要组织专家团队,坚持中西医结合,因人施治、对症下药,与病魔抢时间、与病毒作斗争,集中兵力打好歼灭战。针对潜伏、初发、重症不同阶段,强化医疗科研工作,筹建病毒实验室,利用专科医院优势,开展病毒病理性、潜伏期治疗等研究,切实提高救治效果和水平。
三要严把保障线,合理配置医疗队伍梯队,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引导群众理解和尊重医务人员,依法从重从快处理“医闹”事件,切实保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强化防大疫、打大仗的医疗设施、物资保障准备,防止用时备而不足导致疫情防控工作被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要在做好防控前提下正常运营,抓好市场供应,加强卫生防疫,保障群众日常生活和基本民生需求。
“双零”目标:
确诊病人“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
“四后”:
假期后、上班后、复工后、开学后
全省“一盘棋”:
统一调度,统一保障,全力做好所有派赴湖北和省内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
六个全面:
一要全面排查来晋待核人员、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把疫区和疫情较重地区来晋人员全部纳入排查范围,不落一人,三天清零,确保心中有底数、胸中有底气。
二要全面检查居家隔离观察医学标准是否落实,不能降格以求,防止居家不居、隔离不隔。引导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知晓掌握和严格执行相关规程,避免居家交叉感染。不具备居家隔离观察条件的,要果断实施集中隔离观察。
三要全面加强专家团队会诊指导,用好治愈病例验方,充分发挥山西中医药优势,落实“一人一策”诊治方案,尽最大努力不发生死亡病例,确保实现“双零”目标。
四要全面开展留观期核酸检测和中医药预防性干预,不能被动等待病发,做到主动迎战、主动应战、主动出战。
五要全面落细落实“双返”“双防”各项措施,保持高度清醒,盯紧警戒线,对返晋来晋途晋和我省返回他地人员全部实施健康筛查,严把关口,严防死守,既坚决防止疫情输入,又不向省外输出一例感染者。
六要全面压实“四后”法人单位责任,不能漏管失控。授予法人单位或法定代表人在本单位实施弹性工作、线上办公和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处理的权力。(第六次专题会议)
双返、双防:
返工、返程。防输入、防输出。(第三次会议)
五早: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第一次会议)
五个始终:
一要始终把救治患者特别是危重症、重症患者放在抗击疫情的最重位置。
二要始终把早发现、早诊治作为最先措施。
三要始终把阻断传染渠道作为疫情防控的最要环节。
四要始终把落实“四后”预案作为统筹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大举措实行最严标准。
五要始终把科研平台团队建设作为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的最强支撑。(第九次会议)
晋中卫校疫情防控舆论宣传组
2020年2月13日